福建大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創新建設
來源:國際商報 發布日期:2018-09-06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自2015年4月21日掛牌運行以來,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通過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實現了一批重點領域的創新突破,基本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對臺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體系,打造了符合國際慣例的良好營商環境,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促進兩岸交流合作積累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
截至7月底,總體方案確定的186項重點試驗任務,178項已實施并取得初步成效。推出創新舉措310項,其中對臺先行先試71項,經評估,全國首創106項。發布創新實踐案例110個。5批110項創新成果由福建省政府發文在全省復制推廣,商事登記“一照一碼”、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一批創新舉措由國務院或國家部委發文在全國復制推廣或學習借鑒。共新增企業7.1萬戶、注冊資本1.6萬億元,分別是掛牌前歷年總和的4.6倍和7.2倍。其中外資企業3486家、合同外資253.3億美元,均占全省同期的49%左右。形成了整車進口、飛機維修、融資租賃、跨境電商、物聯網等一批新業態新平臺。
據福建省商務廳副廳長劉德培介紹,今年6月,福建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福建自貿試驗區深化方案重點試驗任務分解表》,明確了136項試驗任務的責任單位、時間節點、支撐項目或落實措施。福州、廈門、平潭三個片區都正式出臺地方實施方案,分別提出了150項、132項和97項細化任務,五個專題組牽頭單位和其他省有關單位也按照分工加快推進。同時,福建省政府分管領導相繼召開自貿試驗區工作座談會,對落實深化方案進行再部署、再督促。
據了解,《方案》實施三個月來,福建自貿試驗區推進工作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一是實現了一些重大政策突破。比如在放寬投資準入方面,積極配合商務部修改了外商投資負面清單。6月30日,新版的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已經印發實施,特別措施減少到45項,實現更透明、更規范;在農業、采礦業、制造業、文化、金融、增值電信等領域大幅放寬了準入限制。抓住國家對外開放的機遇,進一步強化精準招商引資。二是在創新產業發展服務模式方面。7月份,廈門市入選新一批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城市,這將對全省外貿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作用。廈門片區燕安居實業有限公司獲批毛燕指定加工資質(全國僅兩家),設計年加工能力250噸,首批印尼30公斤凈燕已通過保稅加工貿易方式進口抵廈。三是在金融政策方面。福州、平潭片區獲批臺商投資企業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試點,廈門獲批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試點,實現高信用企業便捷開展資本項目收支。四是部分重點領域也取得了實質進展。比如福州片區持續推進物聯網產業基地建設,片區內經認定的物聯網企業達到120多家,并且正在積極建設先進制造業技術服務中心等開放服務型平臺,推動傳統制造業企業技改升級。廈門片區今年6月份獲批成為首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依托“薪火”雙創基地和廈門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園,實施集成電路產業鏈報稅監管模式改革,啟動流片保稅服務試點,逐步將保稅政策從設計環節延伸至全產業鏈。平潭片區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舉辦了2018國際自行車公開賽、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還舉辦了兩岸民宿產業交流會等,《平潭映像》已在全球巡演20多場。今年上半年,平潭旅游總收入同比增長達32.9%;臺胞旅游人數達1.05萬人次、同比增長194%。